|
過碳酸鈉的防護措施有哪些?保持室內(nèi)空氣通暢,配備空氣流通裝置。避免粉塵和氣霧,勿在密閉的空間內(nèi)操作,應經(jīng)常觀測以確定接觸危害值,保持接觸危害值處于防護標準值之下。 通常情況下不需特殊的防護,但是當作業(yè)環(huán)境不確定或粉塵多、或者環(huán)境危害程度超過上限時,應使用空氣呼吸器、自給式呼吸器、氧氣呼吸器、過濾式防毒面具(半、全面罩)防塵口罩等防護器具,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睛和防護面具。避免皮膚與產(chǎn)品接觸,佩戴防化學品手套(推薦材料:PVC,氯丁橡膠等)。根據(jù)具體情況選擇穿戴各類作業(yè)防護服。 防護設施包括:洗眼器,安全淋浴房,防毒物滲透工作服,橡膠靴。 下班后和用餐前用肥皂和水清洗手和其他身體接觸部位。進食或吸煙前必須洗掉身體上的化學品。 依照政府相關法規(guī)處理的外包裝處置方法,清空并清洗容器,然后依照政府相關法規(guī)處理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:脫去被污染的衣物,用大量的流動的清水沖洗。 眼睛接觸: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,就醫(yī)。 吸入:迅速脫離現(xiàn)場到空氣新鮮處。保持呼吸道暢通。若呼吸困難,給輸氧。若呼吸停止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,就醫(yī)。 食入:飲足量溫水,就醫(yī),切勿催吐。 泄漏應急隔離泄露污染區(qū),撤離所有無關人員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,穿消毒服。不要直接接觸泄露物。勿使泄露物與有機物、還原劑、易燃物接觸。 小量泄露:用潔凈的鏟子收集與干燥、潔凈、有蓋的容器中。 大量泄露:收集回收或運到廢物處理場進行處理。 用大量水沖洗泄露污染區(qū)。 接觸控制工程控制:觀測以確定接觸危害值,保持接觸危害值處于防護標準值之下。 呼吸系統(tǒng)防護:通常情況下不需特殊的防護,但是當作業(yè)環(huán)境不確定或粉塵多、或者環(huán)境危害程度超過上限時,應使用空氣呼吸器、自給式呼吸器、氧氣呼吸器、過濾式防毒面具(半、全面罩)防塵口罩等防護器具。 臉/眼睛防護: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睛和防護面具。 身體防護:根據(jù)具體情況選擇穿戴各類作業(yè)防護服。 其他防護設施:洗眼器,安全淋浴房,防毒物滲透工作服,橡膠靴 上一篇一乙醇胺的應急處理?下一篇純堿的用途有哪些 |